先声夺人丨开放共赢 务实合作 为全球“去风险”
编者按:《先声夺人》针对突发新闻和重大时事发表即时评论,厘清新闻脉络,解读背后深意,以中国视角分析全球事件。
6月18日至23日,国务院总理李强对德法两国进行正式访问,并参加第七轮中德政府磋商以及新全球融资契约峰会。访问期间,近期常常被西方媒体拿来做标题的“去风险”再次成为外媒的关注点。
何谓风险?如何去风险?李强总理的表态给出了中国答案:“去风险”这个概念应该有明确的定义和界限,中欧双方都应该避免扩大这个概念。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相互依赖是必然的。各国应采取“辩证”的态度看待依赖问题,避免将相互依赖和不安全简单等同起来。李总理还举例说,德系汽车在中国市场独占鳌头,而中国并未把这些视作“风险”,也从来没有搞所谓的“去风险”。
的确,面对外资、外企,中国没有像某些国家一样将其简单粗暴地冠之以“风险”,进而挥舞大棒打压,而是更多地把这种投资和合作看作自身发展的机遇。
事实上,在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首次提出对中国“去风险”后,这个概念已成为一些西方政客对华构筑“小院高墙”、推动“脱钩断链”的代名词。然而,在全球经济失速、治理失序的大背景下,国家之间搞对抗、不合作,世界动荡不安、经济发展停滞,恐怕才是当今世界面临的最大风险,如何去这个“风险”才是当下各国应该努力解决的问题。
中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欧盟是多个发达国家的集合体,根据IMF基于购买力平价的统计数据,2022年,中国与欧盟GDP总和占全球的比重约为34%。截至2022年,中国连续六年稳居世界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地位。欧盟也长期保持世界第一大制成品与服务贸易经济体的地位。可以预见,中欧保持与深化经贸往来,加强合作,将为世界经济复苏注入强劲动力,最大限度避免全球经济衰退的风险。
近来,美国加大力度拉拢盟友对华全面围堵,但是其孤立中国、将世界拖入“新冷战”的意图并未得到欧盟大国的积极响应。今年5月,美国试图在七国集团峰会的联合声明中加入声讨中国“经济胁迫”的内容,并未得到德法意等欧盟国家支持。法国总统马克龙4月访华后接受采访时曾表示,法国与欧洲决不能再当美国的跟班,应当争取战略自主,避免被历史淘汰。可以预见,中欧双方加强沟通、务实合作将最大限度降低世界陷入“新冷战”的风险。
本周在中德政府第七轮磋商中,德国总理朔尔茨表示德方欢迎中国实现发展繁荣,反对任何形式的脱钩。马克龙也在和李强总理的会见中强调,欢迎中国企业赴法投资,拓展绿色环保、新能源等新兴领域合作。李强总理此次出席新全球融资契约峰会也同样体现了欧洲追求战略自主的切实努力,是欧方联合中国共同推动全球治理体系改革的积极尝试。
作为世界两大力量、两大市场和两大文明,中欧保持密切对话与务实合作不仅不会增加彼此的风险,还会为动荡不安的世界注入更多确定性,真正为全球“去风险”做出贡献。
历史无数次的证明,最大的风险是不合作,最大的安全隐患是不发展。正如李强总理所言,世界经济汪洋大海是不可能再退回过去的小池塘的。我们坚信,国家之间相互尊重,密切合作,互利共赢,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去风险”。